为全面落实《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守教育初心、担育人使命、作师德表率”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皖教工委函〔2020〕48号)、淮南市教体局《关于印发<淮南市中小学“守教育初心、担育人使命、作师德表率”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教秘师〔2020〕63号)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寿县二中“守教育初心、担育人使命、作师德表率”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坚持正向激励,加强制度约束,强化督导考核,完善长效机制,依法维护教师权益,不断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着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教师坚守教育初心,自觉把师德师风作为立身之本,自觉担负起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领导小组
组 长:李传同
副组长:王永山 张力 林伟
成 员:行政组人员、年级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教处,负责专题教育活动日常工作。
三、时间安排
2020年全年。
四、主要内容
(一)强化师德教育,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涵养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健全教师理论学习制度,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化、常态化学习,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入脑入心入行,引导广大教师自觉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努力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2.加强师德专题教育。强化法治和纪律等专题教育,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和师德师风有关规定,重点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以及《安徽省信访条例》《安徽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安徽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2019年修订)》等内容,突出规则立德,让教师明红线、守底线,教育引导广大教师遵纪守法,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维护教师职业形象,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结合师德专题教育和疫情防控形势,组织常态化的学习研讨交流活动,按月或按季度开展一次“守教育初心、担育人使命、作师德表率”网上学习交流和学习笔记展评活动,要求人人参加,通过学习交流和笔记展评等,增强主动践行师德规范自觉性。
3.推进师德养成教育。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教育,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各类培训的重点内容。8月底前,以“坚守教育初心、勇担育人使命”为主题,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内容,组织开展“新时代教育的师德观”征文活动。10月底前组织教师参加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测试,检视和巩固教育成效。
4.深化承诺践诺活动。继续深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继续实施教师宣誓和师德承诺制度,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师德修养,以“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为标准,人人签订《淮南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承诺书》,从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履行岗位职责、提高服务学生水平等方面作出公开承诺。组织开展“守初心、赛师德,担使命、赛育人,作表率,赛质量”优质服务活动,真正解决好服务学生、服务家庭、服务社会最后“一公里”问题。关注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子、残疾学生、留守学生等特殊群体,做好帮扶结对、送教上门、志智双扶等工作。
(二)加强典型宣传,厚植尊师重教文化
5.大力选树先进典型。让先进典型引领师德风尚,选树作出突出贡献教师等先进典型,展现新时代广大教师阳光美丽、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改革创新的新形象,营造崇德向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 “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评选工作,引导全校教师树立热爱教育事业、长期从教和终身从教的职业理想,唱响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主旋律。
6. 加强正向舆论宣传。通过事迹报告、师德演讲、媒体宣传等方式,大力宣传我校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等先进典型,充分展现新时代教师精神风貌,传递新时代教育好声音。教师节前夕,组织开展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等师德宣讲活动,用先进的事迹诠释师德内涵,讲好身边最美教师的故事,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增强职业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守好讲台主阵地,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
7.厚植校园师道文化。强化校园尊师教育,推进尊师文化进课堂、进校园,通过尊师第一课和9月份师德师风建设月等,开展尊师教育,将尊师重教观念渗透进学生的价值体系。构建家校共育共治机制,打通家校连心桥,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让家庭与学校观念一致、行动一致,让家长尊重学校教育安排,家校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通过走访慰问教师、礼敬退休教师等系列尊师活动,开展第36个教师节庆祝活动。
(三)完善治理体系,推进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建设
8.保护教师合法权益。突出教师主体地位,落实教师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的民主权利。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依法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维护教师依法执教的职业权利,支持教师正确行使教育惩戒权。
9.完善师德长效机制。以“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的目标,全面梳理师德师风管理以及有关方面的规章制度,查找漏洞,补齐短板,做好制度“立改废”工作,健全宣传、教育、考核、奖惩、监督“五位一体”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10.持续开展专项治理。将师德建设贯穿于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注重高位引领与底线要求相结合、严管与厚爱并重,重点排查教师违规有偿补课、有偿招生、侵害学生利益、收受学生和家长礼品礼金等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问题。
11.严格违规惩处。健全常态化师德违规行为的举报、受理和通报机制,实行台账管理,做到有举必查、有查必果。加大对师德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对查实的问题及时依法依规处理,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四)加强师德考核,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
12.把好教师“入口”。严格规范教师聘用,将思想政治和师德要求纳入教师聘用合同。加强试用期考察,全面评价聘用人员的思想政治和师德表现,对不合格人员按相关规定取消聘用,及时解除聘用合同。
13.加强师德考核。依据《安徽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2019年修订)》《安徽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精神,客观评价教师的师德表现,强化师德考核结果运用,发挥师德考核对教师行为的约束和警示作用,在考核评价、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方面,严格执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
14.强化督导监督。加强学校监督,设立师德师风意见箱,公示举报电话、邮箱等信息,对群众来电来信来访和举报,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第一时间调查核实,形成打击违反师德师风行为的高压态势。加强社会监督,完善师德师风社会监督员制度,定期对学校师德师风情况进行监督评议,向教育主管部门反馈。
15.开展专项述职。组织师德专项述职,结合年度考核,每年教职工向学校师德建设领导组进行师德专项述职,中层干部向学校领导班子进行师德专项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