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方法创新”培训班交流材料
李晓明
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
十月二十七、二十八日两天,我们一行六位班主任到六安参加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方法创新”培训班,主要是听几场讲座。根据教导处的安排,由我在这里把听到的讲座的内容给大家做一次汇报和交流。
第一场:张久祥 标题《把最大的烦恼变成乐趣》,他是心理学硕士,中国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常务理事。央视“心理访谈”和多种报纸杂志的特约撰稿人。他谈到心理学研究在我国不太受重视,其实搞心理学是一种乐趣。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有一项问卷调查,目前我国小学生中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严重的4.2%,初中生比例14.2%,严重的2.9%,高中生14.8%,严重的2.5%,调查结果是触目惊心的。他说到13—18岁的中学生是多幻想的年龄段,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转折期和关键期,学生的内心如一锅沸腾的兴奋,喜欢作对和叛逆,甚至有很强的破坏力。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问题。现在的学生难教主要表现:挫折适应性差,学习问题严重,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原因是物质上高度满足,精神上高度空虚,心理上高度脆弱。如何教育呢?改变人的最好方式是接纳这人。接纳,引导和改造,试着把学生看成二十年前的你,换位思考,宜疏不宜堵。患网瘾的孩子主要是亲情太浓或太淡。孩子叛逆性的形成主要是家庭的高压政策,保护主义;学校的校际竞争,应试教育;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攀比之气。他在央视12频道“心理访谈”上说:“孩子有病,家长吃药;学生有病,老师吃药。”他研究方向:1、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治疗。2、各类焦虑抑郁情绪的调试与治疗。
作品《关注成长,走进孩子的心灵》,提出“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人文关怀,人格成长,和谐自助”的主张。
我对他报告的理解:眼下,不爱学习的学生多了,学生复杂而难教。但教育要讲方法和策略,要有应变能力,审时度势,遇事宜疏不宜堵。同时,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方可教育好学生,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第二场:罗兴根标题《教师心理压力的调节与管理》,安师大心理学系副教授,心理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他由近几年发生的教师自杀事件切入,教师压力的形成主要是职业的特殊性,平时时间抓的紧、任务重、压力大造成的。主要表现为不管走到哪里,人家容易认出你是教师,因爱唠叨,爱发牢骚,爱批评人。2011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全国人均寿命75岁,而教师的人均寿命只有59.2岁。教师的早衰、早逝现象据说和生气有关,有人做了调查,拿两个装着水的瓶子,人在快乐时呼出的气使水清澈透明,无色无杂质;生气时,则水变成紫色沉淀。所以老师的生活应该是充满阳光,而不是阴云密布。教师自我调压和减压的办法:1、换位思考认同法—认知压力,调整心态。2、推移时间遗忘法—忘记一些不愉快,莫让痛苦牵制未来。3、顺其自然自我解脱法—学会自我放松(魏书生的松、静、匀、乐)。4、注重过程,淡化功利法—建立合理的自我期望值。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坐井观天。现在的班主任普遍感到工作压力大,主要是班级日常管理的琐碎、繁重,教书育人的责任及时间排的紧。越是这样,越要给自己减压,有一种好方法叫移山******,即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我的理解:教师的工作是累的,班主任的工作是重的,学生不理解,家长不支持,社会不重视。我们自己要对得起自己,不要动不动就和学生较劲,别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学生犯错时,你可以想到二十年前的你就是他,也曾如此。
第三、四场:标题:《发展学生,成就自我》和《在活动中让学生沐浴教育的春风—班会设计》。刘霄,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首批骨干班主任培训班成员,山东省十佳创新班主任。他写了一本书叫《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和磨难》。他用自己的实例告诉我们,机会把握在自己的手中。他还列举了美国华尔道夫饭店小服务生的故事,即要善待每个人,善待每一件事。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一个人的高度。生活中选择做自己的贵人。李连杰语:最厉害的武器是微笑,最强大的武器是爱。相信微笑和爱可以化解师生之间的很多不愉快。当下新型老师的标准是埋头苦干,抬头看天,学会合作。人都有两条腿来走路,一条是必须走的,一条是想走的。老师放松心灵的顺口溜:日出东山落西山,愁也一天,乐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早也舒坦,晚也舒坦。班主任平时要树立威信,学会忽悠学生,让学生佩服你,你的工作就好做了。班主任管理好班级,就要精心设计好主题班会,如根据央视幸福的调查,可以设计班会课,探讨现在的学生是否幸福的问题,还有诸如谈一谈我们身边的感动,让经典名著浇开生命之花等等。总之,既然选择当教师,就不言苦,不言悔,善于从平淡如水的日子中寻找幸福的源泉。记住,获得幸福的秘诀,并不在为追求快乐而竭尽全力,而是在竭尽全力之中寻找快乐!
总结: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的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能否以良好的、阳光的、健康的情绪带动学生健康而快乐的成长,将对教育工作的成败有着关键性作用。以上只是我在这几场讲座中记下并领会的一点皮毛,更多的敬请我们的老师登录邮箱:banzhurenkejian08@126.com。密码:wuhu654321,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