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入口|联系我们|加收藏|设为首页

一名高中生受挫案例的辅导与反思

浏览次数:作者:system   来源:,gùz?S O发布时间:2010-10-04

顾承敬

摘要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目前,面对高中生厌学情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作为教育工作者,能够做什么?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力求寻找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下,如何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从而扼制高中生厌学现状。

关键词: 心理障碍  厌学情绪  心理平衡

一、案例介绍

当小磊敲门进来时,本节课已经上了一大半,我明显感觉到他情绪有点低落。课后了解到他按时到了学校,可在校门外徘徊了很久,我隐约感觉到有什么事情。还没来得及给他父母打电话,他母亲已经急切地找到我,说小磊近来很反常,都不想上学,希望我能帮他我很吃惊,小磊学习一直都很努力,是班上成绩中等的学生,而且身材高大,喜欢打篮球,球技也好,在学校还小有名气,况且都高三了,怎么会不想上学?下午放学后我找他到办公室。

二、案例分析

中学生正处在心智成长阶段,理当把握住求学的大好时机,何况当今又是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应该说更能激发广大学生的求知热情。可客观现实却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并且有日益严重的趋势。造成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像小磊这样由于学习挫败感而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占主要。他们为了获得成功感的满足,有的着迷于网络游戏并一发不可收拾,希望在虚拟世界里找回了失去的自尊和自信。有的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小磊在学习中的不如意,在篮球场上得到了满足,他俨然成了同伴心目中的“偶像”,他的成就感和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面对现实,父母的期望,社会对文化课成绩的认同感,他又会变的无奈和失落,渐渐的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即使努力学习也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从而产生“习得性失助感”,结果学习动机越来越弱,篮球欲望越来越强,导致不想读书,产生了专打篮球的念头。 

三、个案处理

小磊走进办公室时,戒备心很重。为了卸掉他的“防护装置”,我采取了迂回战术。“听说你们最近与三一班打了一场比赛,战绩怎么样?”(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他的眼睛开始闪亮起来,“赢得有点悬,比分一直都是不相上下,离结束还有一分钟的时候,比分都还是42:42,在最后的30秒我投进了关键的一球。”说到这里,他兴奋的脸都有点微红。(直接切入学生的兴奋点)我也情绪激动起来,兴奋地说:“不错吗,乔丹第二。”(使其情绪和谐起来)“老师,您怎么知道我的外号?”他吃惊的两眼圆睁。(让学生感受到你在关注他)

我只是神秘地一笑。(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我话锋一转:“听说你有不想读书的念头?我一直觉得你打篮球是高手,在学习方面也很有潜力,并且你也一直很努力,不是吗?”

他缓缓地将头低了下去,表情显的很痛苦。“老师,您不觉得我很失败吗?”“你是指学习上吗?”我很平静地问。(乘胜追击,寻找问题的关键)“是的。”他回答的很简短。

我表情严肃地说:“我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你一定在想,我在学习上已经很努力啦,可为什么总上不去了,是这样的吗?”

他使劲地点了点头。“我觉得我学习没有希望了,我想专门训练打球,我想当球星,像乔丹一样。”“你如何看待打球与学习?”我接着问。(我没有正面接他的话题,而是继续提问,试图揭开他内心深处更多的想法)  

他若有所思地回答到:“我也知道学习很重要,妈妈常常告诉我要读书才有出息。小学的时候我的成绩一直都很好,是老师眼中的优生,可不知为什么,上初中后我的成绩总不能拨尖,不管怎么学,我都学不好,我没有读书的天分,我觉得很对不起妈妈。”(说到这里,他再一次低下了头)

片刻的沉思后,他猛地抬起头:“而打球就不同啦,我特有感觉。”   

到目前为止,问题已经充分暴露了出来,他不想读书的根本原因在于,进高中后,小学、初中成绩优秀的他,成绩开始下降,他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学生,成绩下降让他很没面子,他内心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而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于是渐渐形成了消极的自我暗示,认为自己没有读书的天分,而在球场上是主角,常常得到是掌声,赞扬声,于是渐渐形成了积极的自我暗示效果。由于最近的几次测试,屡屡失败,更强化了他的失败感。于是有了不想读书、专业打球的念头。而事实上他内心深处是不想放弃学业的。

 针对小磊的这种情况,首先要让他重新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期望目标,保持良好的心态。作为小磊的物理老师,从物理学科入手,我给他分析了在物理学科上自身存在的潜力,并结合他讲述自己学习物理的方法,给他介绍了科学的物理学习方法。此时,天色渐晚,我给他留了家庭作业,回去按科学的方法复习所学的物理,复习好后再来找我,我单独给他考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并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及信任,于是信心倍增)

接下来,我将情况告诉了他的班主任,班主任再发动各科教师给了小磊特殊的关注。我也和小磊的家长面谈了一次,分析了小磊的情况,家长表示不再给他施加过大的压力,并树立正确的期望值。一周后,小磊信心十足地找到我,告诉我他已经复习好啦,在这张试卷中他得了100分。客观地说这张试卷相对简单一些,另外加上他自身专注的复习,考高分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就是这次高分让他重新找回了自信。用小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上初中后我从来就没有考过这么体面的分数,原来我还是能行。”加上来自各科老师的关注与鼓励,小磊各科的成绩都有了很大提高,再也不说不读书的事啦。今年中考,小磊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本市的重点高中。

四、案例反思

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学校的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如何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关注与培养学生的积极健康的心理。可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并且有日益严重的趋势。造成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像小磊这样由于学习挫败感而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占大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教师往往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辅导,小磊的成绩平平,又是比较听话的学生,他代表了班级中中等生的普遍特性。这类学生往往是教师最放心的对象,给予的关注也最少,然而,事实上,这类学生又是最矛盾、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首先他们希望成绩好,所以很努力,往往比成绩特优秀的学生所花的时间还多,一旦成绩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就容易产生失落情绪,怀疑自己的能力,其次,他们又很要面子,即便是心理出现了矛盾也不容易与别人交流,教师、家长往往也不容易发现问题。   

本案例首先通过与小磊共同确立学习目标,并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让他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这次成功使他产生了愉快的体验,激起他进一步努力学习的愿望。可以说,一次成功的学习比十次规劝或教导都有力的多。     

其次,通过与小磊班主任的沟通,为他争取到了其他科任教师的更多关注,使他重新找回了在学习上的自尊和自信。让他失落的心境和压抑的情绪得到了慰藉,学习动机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最后,通过和他父母的沟通,让父母重新确立了适合小磊的期望值,让小磊在心理上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快乐,这为他重新获得成功奠定了精神和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心理健康辅导 基础理论》 主编:明宏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5年5月第1版

2.《心理健康辅导 个体辅导》 主编:明宏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5年5月第1版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安徽省寿县第二中学
    备案信息: 皖ICP备19002653号-1
    地址:寿蔡路和滨湖大道交叉口西北角 邮编:232200
    校长邮箱:sxez@163.com 电话总机:0554-4022515

    皖公网安备 34042202000068号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