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1、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深入开展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2、通过专项教育活动,进一步拓宽学校文明创建领域,丰富创建内容,提高创建品位,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二、组织领导
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总负责,校团委具体负责。
三、具体方案
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从小抓、抓小事。通过教育,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发展,促进学生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等良好个性品质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结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现阶段学校教育的实际,我校养成教育主要突出以下主题:
(1)强化“责任”教育
强化责任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基础,只要具备了基本的责任意识,其它规范要求的养成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责任教育主要包括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班级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教育。实施时我们将根据不同年级的教育要求,将责任教育渗透于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之中,常抓不懈,以期取得实效。
(2)狠抓“秩序”教育
秩序指学习、活动、生活、工作都要讲究客观规律和规程要求,给人一种井井有条的感觉。学校生活中的秩序包括课堂秩序、课间秩序、活动秩序等,即学习、活动、生活三个方面的秩序。秩序没有要求的层次划分,只有要求实现的方式不同,实施中也将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出不同的要求,实现学校生活秩序化。
(3)加强“礼貌”教育
礼貌首先在于观念上,主要指学生对长辈、对老师、对同学和他人要有礼貌,待人接物要有礼节。礼貌意识的养成要靠广泛的宣传教育,礼貌行为训练要持之以恒,并辐射到家庭、社会中去。实施时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具体的礼貌要求,分布骤实施,积累滚动,形成规范。
(4)落实“友爱”教育
友爱是指人与人之间要友好相处,正确处理与别人交往中的关系。友好的行为要靠强化才能增进,一是外部强化,即提供一些规范性的要求,采取一些有利于友爱行为健康发展的措施,促使其“友爱”;二是内部强化,爱只有在心中,才会产生自觉的友好行为。友爱教育效果的检验基地最终在家庭中,在学生居家的邻里之间,在社会交往之中。
(5)促使“上进”教育
上进是指学生应具备积极进取的心态,指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要努力向上,学榜样、赶先进、创优秀、攀高峰。上进首先是一种意识,又是一种意志,上进意识的培养除了宣传引导外,更主要的是要靠教师的示范,靠教师用正确的方式激励强化学生的上进行为。
(6)强调“卫生”教育
对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重点将放在卫生习惯上,严禁学生在校期间吃零食,严禁学生乱扔、乱画、在抽屉里乱丢垃圾,对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进行教育。
养成教育的功夫不仅在细微处见精神,更在于鲜明主题的牵引力量上,确定适合于青少年的教育主题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着力点。从教育与社会、教育与家庭相联系的角度,审视养成教育,一定会有更好的视角、更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手段,剩下的就只有持之以恒地实践了。
为强化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真正做好做实以上工作,我们制定了《寿县二中教室卫生管理奖励办法》和《寿县二中班级安全管理考评细则》,采取“周检查、月讲评”制度,其中周检查是基础管理,月评比是及时反馈、强化教育,以周检查为基础,一周一小循环,一月为一大循环,形成“教育—管理—反馈—再教育—再管理”的工作模式,使学生的行为规范最终能达到要求。
学校团委首先采取措施加大常规工作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广播站”的宣传、监督作用,对班级卫生、纪律以及学生常规执行情况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每周进行检查、量化、通报。借此规范学生的在校行为,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思想道德水平发生积极的变化。其次,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比如:黑板报比赛、拔河比赛、棋类比赛、作文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既活跃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兴趣,磨练了意志,陶冶了情操。让学生在体验中产生情感,在行为中表现情感;另外,注重落实校本管理思想,突出全员参与,三位一体育人才。学校要求教师与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学生的帮教工作,减少杜绝学生违纪现象的发生。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参加丰富多彩、文明健康的社区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年级组、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直接管理者,自身的教育理念和形象对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起着巨大的影响,为了使学校的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同时也为了加强队伍建设,学校明确要求对学生要做到“五严”:严而有“格”,即按一定规律、标准要求学生。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严而有度,即教师提出的要求应该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严而有“恒”,即要坚持要求,持之以恒;严而有“方”,即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注意方法,做到刚柔并用,寓刚于柔等;严而有“情”;即教师提出的要求,应出于对学生的真诚的热爱和关心。严生于爱,爱寓于严,做到爱而不纵,严而不凶。利用班会、活动等时间,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同时,每位身处值勤日的行政组成员应充分负责,及时到岗,按学校规定的值勤要求完成规定内容,促进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
寿县二中德育工作领导组
2009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