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入口|联系我们|加收藏|设为首页

师德,教师之灵魂

浏览次数:作者:Admin   来源:,gùz?S O发布时间:2008-12-04

“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才能做到与时俱进,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一、爱岗敬业,奉献教育事业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指出,爱岗敬业精神是师德的核心内容。爱岗敬业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乐于奉献、为人师表。教师的职业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也是清苦的,但是只要有着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热爱,就会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就会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勤奋求实,兢兢业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在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实现人格的升华。

二、热爱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美德。热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和隐私。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任何简单、粗暴、片面的做法,都可能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不允许教师粗暴批评、压制、体罚、训斥、辱骂、讽刺学生。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就要用热情的话语鼓励他;当学生受窘时,不妨说句解围的话;当学生自卑时,别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学生痛苦时,应尽量设身处地地说些安慰话。真正做到与学生交流、交心,使学生从心底里体会到,老师所作的一切是为了学生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教学目标。

三、身正为范,塑造人格魅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用健康、向上的思想教育学生,以高尚的品德和言行感染、影响学生,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所在。

教师要塑造人格魅力,就必须富有进取心,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身上总是洋溢着乐观向上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成绩面前不陶醉,在挫折面前不消沉,始终充满着激情与活力,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育人环境。

教师要塑造人格魅力,就必须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知识的化身,做人的榜样,最值得信赖和尊敬。老师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从言谈举止、衣着仪表到气质形象;从兴趣爱好到为人处事;从校规、校纪、社会公德到法律、法规,无一不体现着教师的道德水准和思想境界,而这一切教师都应做出表率。一名能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的教师,才是学生效仿和敬佩的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四、严谨治学,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做到精心施教,严谨治学,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一是要紧跟时代步伐,教到老,学到老。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作为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二是要不断地钻研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增加知识总量,优化知识结构,时刻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了解掌握学生的特点,认真研究教育教学艺术,做到因材施教。

三是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都要严谨求实,一丝不苟。必须做到精心备课、认真讲授、因材施教、悉心辅导,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精益求精,求实创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只有具有献身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和道德追求;具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道德情操;坚守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道德规范;树立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的道德形象,才能成为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安徽省寿县第二中学
    备案信息: 皖ICP备19002653号-1
    地址:寿蔡路和滨湖大道交叉口西北角 邮编:232200
    校长邮箱:sxez@163.com 电话总机:0554-4022515

    皖公网安备 34042202000068号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