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入口|联系我们|加收藏|设为首页

2015年安徽省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解读

浏览次数: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04-22

 

葫芦里到底卖了哪些药
2015年安徽省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解读
 
寿县二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2006年开始的安徽高考单独命题将在明年画上句号,回顾过去九年的安徽语文高考试题,特别是近三年的语文试题,可用“守正出新,稳中有变”这八个字来概括其特点。与2014年安徽高考《考试说明》相比,2015年《考试说明》总体稳定,其部分变化,体现了由安徽卷向全国新课标卷过渡的特点。
    《考试说明》具体变化如下:
    一、“考试内容和要求”方面
    1.“现代文阅读”方面,删去“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可采用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形式”;
    2.“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范围”删去“以及我省应届高中毕业生所使用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选修)》要求背诵的部分篇目”;
    3.“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部分,删去“考查时,可以采用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形式”。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方面
    本部分内容,去年的表述笼统、模糊,今年表述更具体,更清晰,但没有实质变化。“考试形式”删除了“试卷类型:选择题,填空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文字。
    三、“题型示例”方面
    1.所有考点全部增加了全国新课标卷题型;
    2.文学类阅读,小说示例多于散文示例;
    3.名句名篇示例,增加了“根据内容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的示例;
    4.文言文示例,11篇例文中,有8篇为史传或传记,3篇为其他类古文。
    根据《考试说明》的变化,语文备考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2015年安徽高考试卷结构与2014年相同。一般论述类文章3道选择题;文学类文本阅读4道文字题;文言文3题选择题,1题翻译;诗歌鉴赏题2道文字题;名句名篇默写1题,6分;语言文字运用3题选择题,3题文字表述题,写作一大题。总体上看,安徽高考语文试卷和全国新课标卷是无缝对接。
    二、全面向新课标过渡:
    1.名句名篇默写范围调整较大,出现默写新题型。2014年是30篇,2015年是64篇,范围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背诵篇目50篇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诵读篇目14篇;名句名篇的新题型为根据内容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64篇一直是新课标名句名篇的考试范围,安徽高考用星号标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背诵篇目50篇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诵读篇目14篇中的部分篇目;根据内容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正是2014年新课标Ⅰ、新课标Ⅱ卷考试题型。名句名篇默写在向新课标过渡。
    2.题型示例文学类文本小说题例超过散文题例,也是一个提示,全国新课标8年全考小说,安徽卷已连续三年在作品阅读中考散文,为和全国新课标卷接轨,2015年安徽高考也许会考小说。
    3.文言文题型示例中,11篇例文中,有8篇为史传或传记,3篇为其他类古文,是一明显的提示。2015年安徽高考也许会考史传或传记,毕竟全国新课标卷8年全考史传,连续7年第5题信息筛选题,安徽9年中8年第5题考虚词辨析。2015年安徽高考考史传,第5题考信息筛选题。
    备考建议:
    1.2015年安徽考试说明题例展示中,引用全国新课标卷试题共23次,文章阅读8次,作品阅读13次,排第一。安徽卷13次,排第二。其次是山东、辽宁和广东卷。我们要关注这些变化。
    2.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背诵篇目50篇中,有28篇是安徽高考没有要求背诵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诵读篇目14篇中,《逍遥游》是安徽高考没有要求背诵的,要重点突破。还有较难背诵的《离骚》等。强化新课标卷中情境默写训练,牢记名句,纠正错别字。
    3.在进行散文练习的同时,加大小说练习的力度,小说阅读训练为主,散文阅读训练为辅。
    4.2011年至2014年全国课标卷文言文阅读均为人物传记,分别是唐宋明三代,而且2014年卷考的是双音节实词,训练中也要关注。练练文言文史传类练习,练练文言文信息筛选题。
    5.夯实基础,回归本源。语文考试,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复习时应回归课本,以一个全新视角来复习,从而获得全新视野。基础知识绝大多数出自课本,知识体系的建立离不开课本,而且课本也是写作的重要素材来源。
    6.得作文者得天下,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杜绝写文化散文,关注材料作文。着力培养四种意识:审题意识,文体意识,结构意识,语言意识。作文素材力争新颖且有深度,一定要有现实生活素材。根据重点考生的实际情况,找出可以重点训练的优势点,以亮点拿分。
    7.道技结合,新旧结合,精细示范。道,就是符合语文学科基本原理特征的本质性知识和基本素养;技,就是为应对考试而整理归纳的方******较强的内容。新,就是学生面对的新问题;旧,就是学生脑海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精,就是讲精品,试题有足够代表性,以一当十;细,就是细讲学生有障碍的地方,想不到的地方。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安徽省寿县第二中学
    备案信息: 皖ICP备19002653号-1
    地址:寿蔡路和滨湖大道交叉口西北角 邮编:232200
    校长邮箱:sxez@163.com 电话总机:0554-4022515

    皖公网安备 34042202000068号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