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入口|联系我们|加收藏|设为首页

打造名师工程 谋划科学发展

浏览次数:作者:system   来源:,gùz?S O发布时间:2009-12-06

寿县二中作为全县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参学单位,组织干部和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通过学习实践,大家深刻认识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切实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谋划学校的科学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必须重视教师这一学校的第一资源。寿县二中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中,把打造名师工程放在第一位,高举教师发展的大旗,努力推动学校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展示名师风采    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第一,养师德,铸师魂。要求全体教师在继承传统与面向未来的融合中,牢固树立敬业爱岗、教书育人的职业意识。全体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要做教书育人的楷模。为此,学校按照德、能、勤、绩几个考核标准从全校在职371位教师中遴选出60位名师,这其中有共产党员、六安市模范教师、骨干教师教师吴骧、王彦霞,共产党员、六安市教坛新星孟祥慧,共产党员、寿县师德标兵王康帅,共产党员、寿县优秀教师张敏等,在校园网、校园宣传栏、六安广播电视报上,刊登他们的大幅彩色照片和先进事迹,并召开专题报告会,宣讲他们的先进事迹,推广他们教育教学的先进经验,力求在全校上下营造一种人人学习先进、个个争当名师的纯正氛围。

第二,炼内功,强师能。学校采用对内抓培训,对外抓引进的方式。对内抓培训就是通过青蓝工程、继续教育工程、校本培训工程,

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要求一年适应讲台、两年站稳讲台、五年成为教学骨干;过“五课”关,即汇报课关、合格课关、优质课关、公开课关、示范课关;开展岗位大比武活动、“两字一话”和课件教具制作等青年教师基本技能大赛,提高了广大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对外抓引进就是采用招聘、借调等多种方式,吸纳全县乃至全省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加盟我们的团队,实施人才储备战略。

第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凝聚力、亲和力和战斗力。在打造精品团队的过程中,通过共同的事业凝聚团队,通过领导的魅力感召团队,用科学的机制激励团队,用丰厚的待遇吸引团队,用先进的文化提升团队,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激情、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目前我校拥有省级优秀教师3名、特级教师1名、市级师德标兵4名、市级学科带头人1名、市级骨干教师3名、市级教坛新星5名、县级教坛新星22名、县级学科理事34名。

二、实施优质课工程    注重教育教学质量

第一,加强业务学习,构建先进理念。坚持每周一次的教师业务学习,学习研究的重点是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改革。坚持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将重点放在对教材的解读上。我们对教材的理解是:第一还原教材的本意;第二在还原的基础上质疑、引申、联系;第三倡导“个性解读”;第四解读教材必须突出学科特色。在教法研究方面,突出“问题中心”,倡导有效教学,使“教有得,学有获”。大力推广本校成果,如在理科教学中推广问题教学法——“质疑、思考、讲解、练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英语教学中推广任务型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倡导生活语文、推广五字教学法(现代文五字法“读、筛、启、评、思”,文言文五字法“读、译、背、思、用”)。实现教师的角色地位逐步由传授者向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转化。

第二,抓好优质课工程,实现资源共享。从2009年开始,学校组织全校优秀教师上优质课。目前,已经付诸实施的是高三备课组长的优质观摩课。要求每位授课老师课前按规范要求设计出教学详案,打印分发到每位听课教师手中,分管领导和同组老师必须参加。听后及时评议,再把修改后的教案送传到校园网上。学校力争用二到三年时间,将优秀教师的高中所有课程都录制成课堂实录,制成光盘,实现资源共享的目标。今年秋学期,我校余安淮老师在全市优质课竞赛中,荣获全县第一名。

第三,以学生为本,实施有效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尤其毕业班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求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从“四个层面”做好学情分析,即“尖子生层面”、“临界生层面”、“艺体生层面”、“学困生层面”,针对各类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尖子生重在点拨,查漏补缺,以冲击本科线;临界生重在鼓励,指导学法,以尽量扩大冲击本科线的梯队;艺体特长生重在加强常规管理,合理协调专业课辅导与文化课成绩提升的关系,增强双保险的系数,确保“双赢”。

课堂教学做到“三讲两不讲”:“三讲”即讲重点、难点;讲规律、拓展;讲易错、易漏、易混的知识点;“两不讲”即自学能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实施有效课堂教学。
 三、开展课题研究,实施科研兴校战略。

第一,人人参与研究,撰写教学论文。为了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寿县二中摆脱了传统模式,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道路,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研活动,以教带研,以研促教,教研并进。学校启动了课题和教改人人攻坚计划,做到人人有课题,人人搞课改。近年来,我校教师有16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55篇论文在省级论文评比中获奖,240篇论文在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第二,开展学科竞赛研究,提升学校层次。学校选拔学有余力的学生,同时选拔最优秀的辅导教师,组织学生通过集中培训,刻苦攻关,参加省、市、县各级竞赛。今年,我校学生在全省中学生化学、生物、数学竞赛中,化学学科王彦霞老师辅导的学生有六人获得奖项,其中县级一等奖1人,并代表六安市参加全省复赛,县级二等奖1人,三等奖4人;生物学科获县级一等奖2人,三等奖10人;数学学科有1人获县级一等奖。

第三,开展课题研究,实施名牌战略。2007年,我校顺利完成了《社会实践基地在中学生物创新教育中的作用》、《留守高中生逆反心理研究》、《英语任务教学法研究》3个省重点教科研课题研究工作。2007年由林伟老师主持的教研课题《农村留守高中生网络心理问题及对策》被中央教科所批准立项,成为“十一五”期间的教研课题。这是目前寿县唯一获得国家级立项的课题。该课题付诸实施以来,课题组成员与学校团委联合开办“专项心理恳谈”等活动,通过普查、个案分析、数据分析、信息提供等方式,对留守高中生网络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目前,该课题正在准备结题验收。。
    今年我校又成功申报了8个课题,其中有余茂淮老师主持的《生物课堂中的有效教学的研究》、赵德军老师主持的《高中地理动态教学模式研究》两个省级课题,还有6个市级教研课题。目前这些课题都已经开题,已进入有条不紊的研究实施阶段。学校力争通过名课题推出名师,通过名师打造名校,全面实施寿县二中的名牌战略。

浓郁的教学教研风气,使得学校步入快速可持续发展,连创佳绩,成就斐然,高考成绩连续八年不断攀升,2005年高考,本科达线263人,孙晓峰同学以593分获得全县文科状元;2006年,本科达线为533人;2007年高考本科达线615人,其中应届本科425人;2009年高考再续辉煌, 本科达线人数468人,其中一本达线18人,二本以上达线人数为147人,应届纯文化课达三本以上分数线人数比上年增长33人。

近几年,我校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县的表彰和奖励,先后荣获国家级“校务公开先进单位”、团中央授予的“活跃的中学生先进单位”、省“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市“文明单位标兵”、市“花园式学校”、市“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县“高考集体贡献奖”、县“高考组织领导奖”、县“高考成绩优秀奖”、县“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县“先进党支部”、县“特色教育先进学校”等光荣称号。

                              (寿县二中     吴骧)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安徽省寿县第二中学
    备案信息: 皖ICP备19002653号-1
    地址:寿蔡路和滨湖大道交叉口西北角 邮编:232200
    校长邮箱:sxez@163.com 电话总机:0554-4022515

    皖公网安备 34042202000068号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