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入口|联系我们|加收藏|设为首页

弘扬“劳动最光荣”的时代风尚

——2020年5月25日国旗下讲话稿

——2020年5月25日国旗下讲话稿

浏览次数:作者:安徽寿县二中   发布时间:2020-05-27

寿县二中2018级高二(14)班  江子健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年3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近年来,一些我们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所以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弘扬“劳动最光荣”的时尚风尚》。

劳动创造幸福,劳动成就梦想。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文明演进,无不凝结着劳动人民的心血。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劳动最光荣”对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怎么礼赞和褒扬都不为过。一部人类的演进发展史,就是一部光荣的劳动史。“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无论是田野里耕作的农民,还是工厂里上班的工人;无论是“十年磨一剑”的科技工作者,还是高楼里供职的白领,抑或是大中小学学生、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以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只要崇尚劳动光荣,释放创造潜能,都能在各自岗位找到价值的支点,实现自己的梦想,收获幸福的人生。

“劳动最光荣”是全世界普遍的价值观。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更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但不必讳言,现实中也有些人存在不爱劳动、懈怠劳动,甚至鄙视体力劳动的倾向。比如,有的家长本身就是普通劳动者,但在对待孩子未来工作的选择上,不愿让孩子考技校、进工厂;还有的人投机钻营、贪图享乐,追求不劳而获、一夜暴富。“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一切靠劳动,生活才美好。”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对劳动光荣、懒惰耻辱的生动诠释。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句唐诗赞美蜜蜂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品格,也暗喻对贪图安逸、好吃懒做者的厌恶。实现我们的人生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不少还是95后甚至00后。他们虽然年轻,却肩负起被托付生命的重担。他们用责任、担当、奉献为青春作出了完美注解。爱岗敬业,扎实劳动,奋发有为,永远是人生成长的必经之路。

    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学业学习就是劳动。现在我们不一定都需要下地耕作,但是我们要做好个人物品摆放整齐、衣物自己清洗干净、教寝室卫生保持好等这些简单的劳动。

伟大的时代催促我们以劳动去开创属于自己的光辉岁月。新时代,无论劳动形态怎样变化,伟大的劳动精神都将价值永恒,“劳动最光荣”永不过时。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安徽省寿县第二中学
    备案信息: 皖ICP备19002653号-1
    地址:寿蔡路和滨湖大道交叉口西北角 邮编:232200
    校长邮箱:sxez@163.com 电话总机:0554-4022515

    皖公网安备 34042202000068号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