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管会、县属学校: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深入开展教育系统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校广大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经研究,决定举办寿县“红烛杯”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竞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宗旨
以加强全县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和能力训练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竞赛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培养青年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态度,进一步激发全县青年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的热情,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推动我县中小学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竞赛原则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坚持全员参与和层层择优选拔;坚持注重教学基本功和实际应用能力;坚持组织严谨、程序规范。
三、参赛对象
本次竞赛分城区学校组和农村学校组。参赛对象为40周岁及其以下(1977年12月31日后出生)中小学校(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的在职教师(曾获得过市级及其以上“学科带头人”、“教坛新星”称号的人员除外)。
四、竞赛内容和办法
本次比赛分学区(校)预赛、县级决赛两个阶段。首先由各学管会(县属学校)组织符合参赛条件的教师进行预赛,再由县教育局组织各单位预赛选拔推荐的选手进行县级决赛。没有经过预赛的单位一律不准推荐选手参加决赛。各单位推荐参加县级决赛的名额见附件1。
本次竞赛项目由七个单项比赛组成,即:教学论文、即兴演讲、教学设计、无生教学、硬笔字书写、课堂板书和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
1.教学论文比赛。内容由选手自定,在报名参赛时送交,应是选手2018年1月份以来新撰写的、未发表或未参加过评选的论文。内容应围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教学经验、教材教法研究、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教学等方面,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贯穿立德育人和“研究性学习”思想,杜绝抄袭和网络下载。(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3;排版要求见附件10)
2.即兴演讲比赛。演讲题目由竞赛评选委员会统一确定,内容主要围绕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感悟和新课程改革三个方面。选手在赛前15分钟到指定地点抽题准备,然后进行5分钟以内的演讲。(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4)
3.教学设计比赛。由竞赛评选委员会确定课题,课题与无生教学比赛、硬笔字书写比赛、课堂板书比赛的课题为同一课题。竞赛使用的教材为寿县中小学校现行使用的版本,具体使用教材版本及范围另行通知。比赛时,选手在现场教学比赛前半天到指定地点抽取课题,当场在封闭状态下限时4个小时(含硬笔字书写比赛的时间)完成教学设计。比赛时不准携带教辅和教参等资料。(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5)
4.无生教学比赛。课题同教学设计比赛课题。选手根据抽签顺序,到指定地点按照教学设计比赛时设计的内容进行20分钟以内无生上课。(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6)
5.硬笔字书写比赛。比赛与教学设计比赛同时进行,内容为教学设计比赛设计稿的内容。要求用钢笔、圆珠笔、水笔(铅笔除外)等任何一种硬笔工具书写,字体为正楷或行楷。比赛用纸由竞赛评选委员会统一提供,书写工具选手自备。(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7)
6.课堂板书比赛。比赛与现场教学比赛同时进行,现场教学比赛时板书的内容作为比赛内容。(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8)
7.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课题由竞赛评选委员会根据不同学段及学科确定课题,每个学段及学科设计3个课题。比赛时,现场公布课题,选手任意挑选其中一个课题,在指定机房限时3个小时现场完成制作,制作工具不限,作品风格、形式不限。(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9)
五、奖项设置和产生办法
(一)、奖项设置
本次竞赛奖项按不超过参加比赛总人数的1/3比例设置。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两个组别共设十佳青年教师10名、优秀青年教师20名、青年教育教学能手若干名;各单项比赛设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若干名。各奖项城区学校组占30%、农村学校组占70%。
本次竞赛城区学校组前12名、农村学校组前33名选手参加淮南市第十三届“红烛杯”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竞赛市级决赛。
(二)、产生办法
本次竞赛奖项的产生,由评选委员会根据选手得分从高到低依次确定。城区学校组和农村学校组同时比赛,分别按各自组别选手的成绩从高至低依次确定。
各组每位选手的总成绩和单项比赛成绩均采用百分制。其中:选手的总成绩,根据选手各单项比赛成绩,按教学论文10%、即兴演讲10%、教学设计20%、无生教学30%、硬笔字书写10%、课堂板书10%、多媒体课件制作10%的比例分别计入总分。
六、时间安排
1. 10月9日前 各单位预赛;上报参加全县比赛选手名单并上交教学论文。
2.10月13日-20日(具体时间、比赛项目另行通知)。
3. 11月1日下午15:00 参加市级决赛选手到市教育局抽签确定比赛编号。
七、几点要求
1.开展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竞赛,是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推进城乡师资均衡发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明确专人负责,确定竞赛活动的顺利进行。各单位在接到通知后要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组织符合条件的青年教师全员参加比赛,要在组织好预赛的基础上,好中选优,推荐出参加县级比赛选手。
2.各单位要把组织预赛的过程作为促进青年教师学习提高和专业发展的良好契机,鼓励教师大胆展示自己的尝试与探索,同时不要为了追求课的“完美”和“理想化”而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课”和“演课”,更不能弄虚作假,要让“诚信”回归课堂,让课堂远离浮躁和虚名。
3.参赛选手在比赛中要体现新课程理念,按照课程标准,把握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等交互学习的平台,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学语言要有艺术性,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教学过程要有情感性,教育手段要有策略性,注意师生互动中知识的共建,让真实的教学情景与师生充分的情感投入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4.请各单位于10月9日前,按分配名额将参加县级决赛选手《报名表》(见附件2)、预赛人员花名册、选手参赛教学论文纸质稿(含word格式电子文档,文件名为:【组别名】+县名+校名+选手名,如:【城市组】寿县实验小XXX.文件内容排版要求见附件10)上报县教研室顾文芹老师(联系电话:3121095;邮箱:1113259204qq.com),逾期不报视为自动弃权。
2018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