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区管委会、县属学校:
现将《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8年安徽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通知》(皖教秘职成〔2018〕73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市教育局要求,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开展“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评选活动。
各学区管委会和县属学校要高度重视,按照文件要求积极推荐,教育局将根据各单位上报的先进事迹材料评选优秀“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并择优上报市级参选。
2018年9月1日前报送材料如下
(一)“百姓学习之星”报送材料
1.填报《“百姓学习之星”遴选表》和《“百姓学习之星”遴选登记表》各一式2份(见附表1、附表2);
2.每人报送照片5张(电子版),1张二寸证件照,4张开展学习活动照片。照片命名格式为:姓名+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主题。
(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报送材料
1.填报《终身学习品牌项目遴选表》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遴选登记表》,各一式2份(见附表3、附表4);
2.报送近年来开展学习活动的工作总结(1600字)和反映活动品牌项目的照片4张(电子版)。照片命名格式为:品牌项目+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主题。
3.教学资源:“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报送此项,如:教学实物(图册、教材、活动册、故事书、宣讲手册等,亦可是教师独立编写或设计的材料)或是网络平台资源(网址)。要求与全民教育活动紧密关联,凸显所实施教育活动的特点。
二、“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成果展材料
市级将在活动周期间开展“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成果展示活动。为了将我县各单位开展的评选活动在市级成果展上进行展现,请各单位收集材料积极报送。
具体报送材料要求如下:
(一)文本:文字材料统一为Word格式;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每一类型材料必须包括300-500字综述;正文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层析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择序号;文章使用图表时,应简洁、明了,分别使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表中数据应注明资料来源。
(二)图片:相机照片为jpg格式,每张照片的文件大小要求不小于4MB,长边要求不低于600-1000像素;手机照片为jpg格式,文件大小要求不小于2MB,每张照片的文件应有1600*1200以上像素。
(三)视频:录像时间4-5分钟,MP4格式8M码流,标清以上标准。并配文字材料加以说明。
三、积极开展社区大讲堂活动。
请各学区管委会主动联系社区,了解社区开展大讲堂活动情况,并在活动周期间积极联系社区开展大讲堂活动并择优报送社区教育大讲堂活动材料。
2018年9月1日前报送,内容包括:
(一)1个即将在9月或10月份开展的大讲堂目录(主题、时间、地点、参与方式、内容简介、主讲人姓名等信息)。
(二)1个已开展的“大讲堂”活动案例。
请各学区管委会2018年11月10日前,报送活动周工作总结。以上几项材料以电子版和纸质盖章形式报送,电子材料发送到sxjjk244@126.com。
联系人:陶宏霞 电话:0554-3121244
2018年8月23日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举办2018年安徽省
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通知
皖教秘职成〔2018〕73号
各市、省直管县教育局,淮北市职教办,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新要求,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2018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8〕42号)精神和省教育厅年度工作安排,现就开展2018年安徽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以下简称活动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题和时间
(一)主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动全民终身学习
(二)时间:2018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省总开幕式拟定于10月下旬在马鞍山市举行。各地活动周举办时间要结合当地实际,在全省总开幕式前后一个月内自行安排。
二、活动内容
(一)推动社区广泛开展全民学习活动
面向广大城乡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等重点群体,开展讲座、培训、观摩、座谈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多参加一次主题学习活动;鼓励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和体育场馆等公共场馆开展“学习开放日”“主题活动日”“专题讲座”等活动,提供学习服务,组织社区居民多参加一次文化艺术或学习体验活动;鼓励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农技推广站等机构,面向农村社区开展宣讲、咨询和培训服务,组织农村村民多参加一次学习培训活动。
(二)推动各类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资源向社区开放
动员组织有条件的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开放大学、成人学校、社区学校、老年大学、科普学校和其他社会教育机构积极参与活动周,发挥场地、设备设施、教学资源、师资优势,就近面向城乡社区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开放数字化资源及服务。
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姓普法、公民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艺术、农民技术培训、创业再就业、职业技能提升、健康养生、运动健身、早期教育、安全教育、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主题,组织相关专家,面向社区居民举办若干场社区教育大讲堂。
(三)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安徽
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社会组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科学技术等为内容,通过开展好书推荐、好书诵读、数字化阅读、书友会、书香之家等学习宣传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多读一本书,推动全民阅读。
(四)开展“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遴选认定和宣传展示活动
组织开展“百姓学习之星”遴选认定和宣传展示活动,认真发掘全民终身学习的励志故事和典型人物,总结当地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职工教育等各类成人继续教育的典型做法和经验。
组织开展“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遴选认定和宣传展示活动,宣传展示各地大力发展老年教育、社区教育、职工教育、各类高校开展的继续教育、农村成人继续教育、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建设、学习型城市建设等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等方面的优秀工作案例和发展成果。在各地遴选基础上,推荐产生省级“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省级遴选工作由省职成教学会承办,具体工作方案见附件1。
三、相关要求
(一)组织领导。今年全省活动周工作办公室设在安徽广播电视大学省社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工作。活动周总开幕式由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主办,马鞍山市教育局承办。届时邀请入选安徽省2018年“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的个人和单位代表参加。具体通知另发。
(二)工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活动周的组织开展,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各省辖市、直管县、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和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都要举办活动周,其他县(市、区)要创造条件组织开展活动,力争区域全覆盖。
(三)宣传工作。积极营造全民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不断提高社区教育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对社区教育重要意义和发展成绩的宣传,总结推广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以及各地的典型经验;深入宣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发展合力。各市、省直管县可通过公开征集今年活动周宣传口号的形式,引导市民关注和参与学习活动周。
各地要将社区教育大讲堂的主题、时间、地点、参与方式等信息向社区居民公布,我省拟向全国活动周工作小组办公室推荐5个社区教育大讲堂活动,参加全国总开幕式上的社区教育大讲堂活动启动仪式。
四、其他事项
(一)全省“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推荐材料(文字、视频、图片、教学资源)请于9月5日前报送;
(二)社区教育大讲堂专题目录(包括主题、时间、地点、参与方式、内容简介、主讲人姓名等信息),请于9月5日前报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报送1个“大讲堂”活动案例)。
(三)各市、直管县《2018年活动周工作实施方案》,市、县(区)两级活动周的具体安排统一汇总(见附件2)和2018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筹备情况表(见附件3),请于9月30日之前一并报送。省教育厅将汇总市、县(区)两级活动周的具体安排统一集中发布。
(四)《2018年活动周工作总结》及《2018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总结表》(见附件4)请于11月20日前报送。
以上资料以电子版和纸质盖章(PDF扫描也可)形式,统一报送至安徽广播电视大学省社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联系人:
省社区研究指导中心:曹颖
电话:18226162889;0551-64665806
邮箱:2771609859@qq.com
地址:合肥市包河区九华山路3号 邮编:230022
省教育厅职成处:汪德金
联系电话:0551-62827839;
邮箱wangdj@ahedu.gov.cn。
附件:1.2018年“皖新教育杯”全省“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项目”遴选实施方案
2. 2018年全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安排表
3.2018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筹备情况表
4.2018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总结表
安徽省教育厅
2018年8月22日
附件1
2018年“皖新教育杯”全省“百姓学习之星”
“终身学习品牌项目”遴选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新要求,进一步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战略任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2018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8〕42号)精神,通过遴选展示“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树立百姓学习榜样,宣传全民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先进典型,促进成人继续教育改革发展,促进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二、“百姓学习之星”遴选对象和条件
(一)遴选对象。凡坚持读书学习、坚持参与成人继续教育的从业人员和社会成员均可参与评选活动(往年已获评省级以上“百姓学习之星”的不再参加遴选)。
(二)遴选条件。
1.事迹感染力强。坚持终身学习理念,长期开展读书学习、参加成人继续教育活动,并把学习、工作、创业、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成效显著,学习精神和事迹感人。
2.群众认可度高。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单位或社区具有较高的威信和感召力,能够带动周围群众广泛参与学习、参与成人教育。群众认可度高,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受过国家级和省级表彰的劳动模范可优先推荐。
3.社会影响面广。以模范的言行得到群众公认,用自身实践解读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践行中国传统美德和良好社会风尚,诠释出百姓对家庭、企业、社区、社会的一份责任。无私奉献,积极参加社区教育志愿服务活动,爱心帮困,助人为乐,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突出贡献。
4.体现群众性。重点在生产一线的从业人员和基层群众中遴选具有影响力、感染力的“百姓学习之星”。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推荐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
5.体现引领性。在坚持读书学习、参与成人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三)推选名额。“百姓学习之星”按照属地化原则遴选推荐,各市、省直管县要在本地区组织布置开展遴选工作,在此基础上,推荐省级人选2-3人。
三、“终身学习品牌项目”遴选范围和条件
(一)遴选范围。凡是利用各类教育和社会资源,依托一定场所,面向社会,有计划、定期为广大群众提供终身学习服务,具有鲜明特色和一定学习规模,并在本地区、本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具有良好示范作用的百姓终身学习活动和教育培训项目均可参加遴选展示(往年已获评省级以上“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的不再参加遴选)。
(二)遴选条件。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位明确,有长期发展规划。学习内容健康,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有关要求。
2.组织管理规范,有详细的年度学习教育培训计划,活动组织形式多样,参与方式便捷,学习资源丰富,学习场所、服务内容相对稳定,经费有保障。
3.拥有一支素质高,热心服务的专家、教师和管理服务人员或志愿者队伍。
4.教育培训和学习活动形成特色品牌,成绩显著。参与学习的人数多,一般每年不少于1000人或5000人次。百姓满意度高,形成良好社会影响,对促进全民终身学习作出积极贡献。
5.举办主体不限,创建时间不少于两年。
(三)推选名额。“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按照属地化原则遴选推荐,各市、省直管县要在本地区组织布置开展遴选工作,在此基础上,推荐2-3个品牌项目参加省级遴选。
四、省级遴选
全省计划遴选20位“百姓学习之星”和20个“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在此基础上推荐3―5人作为全国“百姓学习之星”候选人和3-6个作为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省级遴选由省职成教学会具体负责,合作单位为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五、材料报送
(一)“百姓学习之星”报送材料。
1.填报《“百姓学习之星”遴选表》和《“百姓学习之星”遴选登记表》各一式2份(见附表1、附表2);
2.每人报送照片2张(电子版)。
3.鼓励各地尽可能报送视频资料(视频时间4-5分钟,MP4格式),以便更好的宣传与推广“百姓学习之星”的事迹。
(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报送材料。
1.填报《终身学习品牌项目遴选表》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遴选登记表》,各一式2份(见附表3、附表4);
2.报送近年来开展学习活动的工作总结(2000字)和反映活动品牌项目的照片2张(电子版)。
3.报送视频资料(视频时间4-5分钟,MP4格式),以便入选单位在相关网站宣传展示和推广。
(三)报送时间。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于9月5日前将遴选展示材料(包括盖章后的文字版和电子版)报送省社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报送截止时间为9月5日下午18:00,过期视作自行放弃。
六、工作要求
各地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挖掘全民终身学习的典型人物励志故事、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优质资源开发共享等方面的优秀工作案例和发展成果。认真对照遴选基本条件和程序做好“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的推荐遴选工作。材料由各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收集、整理,经审核后形成材料目录,按照类别分类报送。
联络方式:省社区研究指导中心:曹颖
电话:15626425049;0551-64665806
邮箱:2771609859@qq.com
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胡亚东
电话:0551-65653648,13865953846
附表1
“百姓学习之星”遴选表
姓 名
|
|
性 别
|
|
出生年月
|
|
照 片
(彩色照片)
|
民 族
|
|
籍 贯
|
|
党 派
|
|
参加工作
时 间
|
|
专 业 技
术 职 称
|
|
学 历
|
|
毕业院校
及 专 业
|
|
所在单位
及 职 务
|
|
联系方式
|
电话:
|
手机:
|
邮箱:
|
个人简历
|
|
参加学习情况
|
|
奖励情况
|
|
主要事迹和成效(不少于1000字)
|
|
本人所在单位推荐意见及感人事迹概括(100字以上)
|
(盖章)
年 月 日
|
区县市级
教育部门
推荐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省级教育部门推荐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
|
|
|
|
|
|
|
|
填表联系人: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