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7日,我校组织高三备课组长到合肥参加2011年高考研讨会,聆听专家们的精彩报告。研讨会上有资深的高考研究专家,有来自一线的具有实践经验的名师,有长期从事高考教育教学管理的领导。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述说着对高考的不同理解与感悟,讲解2011年高考的最新动态及复习方法。
28日下午我校召开了备课组专题会,分别由备课组长传达2011年高考研讨会上的高考新动向并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介绍适合我校的复习方法。
各备课组长认为,今年高考应做到:
1、研究新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1)认真研究新的《考试大纲》中的能力要求、考试内容和范围、特殊说明,并能够解读“能力要求”。对考试的内容和范围做到心中有数,能力要求理解到位,教学复习达到全覆盖、不留盲点。
(2)认真研究新的《考试大纲》中的“题型示例”和《考试说明》中的样题、“例题”,从而把握高考试题的深度、难易度及试题形式、考查方式等。
2、认真研究近几年高考试卷,寻找其特点及启示
(1)近三年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要求教师结合我省单独命制的高考试题以及“高考资源网”的广泛研究,分析命题规律,找出共性。
(2)近三年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近几年高考试题,弱化知识点的记忆,强化了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体现时代精神、人文精神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的考查等,对考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要求教师结合试题认真研究,寻找高考命题的新趋势。
(3)相同考点的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对近三年高考试题中相同考点的考查方式、分数比例、难度变化作对比分析,总结变化规律。
(4)外地模拟试题潜心研究——找动态。要求教师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高考资源网”,“江西金太阳”等各地模拟试题对比分析,捕捉高考新的信息动态。
各学科组老师也在会上畅谈了自己的复习打算。
信心比黄金贵重。备战2011年高考,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我们将积极贯彻落实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勇挑高考质量重担,我们将齐心协力,开拓创新,以教育教学为核心,以质量为生命线,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收获一个喜悦和丰硕的2011年高考。 (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