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入口|联系我们|加收藏|设为首页

寿县二中申报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重点子课题实验学校获准立项

浏览次数:作者:system   来源:,gùz?S O发布时间:2010-07-29

为进一步探讨信息技术条件下新课程教学方式、交流新课程教学方式及新型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建设等重要课题,加快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我校于2010年3月申报了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重点子课题“信息技术条件下新课程教学方式实验研究”课题实验校并获准立项。7月19日-23日,课题组负责人我校信息中心主任余茂淮老师赴北京参加了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同方知好乐教育研究院承办的“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重点子课题‘信息技术条件下新课程教学方式实验研究’”2010年课题培训与交流大会。

会上国家督学、北京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主席兰宏生介绍了《课题研究概况与相关要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曹志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材处处长李水平等领导出席培训活动并讲了话。

 “信息技术条件下新课程教学方式实验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在新课程的改革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实现学科教学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探究新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本次培训目的是为指导参与课题研究学校的课题实验环境建设及资源中心建设,提高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资源整合和应用能力,引导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优势,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案。

培训内容分为理论部分和实际操作部分。在理论培训中,曹志祥副主任作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展与发展趋势”的报告,同方知好乐教育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教育技术学博士袁华莉作了“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小学新课程教学创新方式探索”的报告,课题组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同方知好乐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春雷作了“‘课题研究方法与设计”的报告。北京日坛中学、北京101中学、山东周村实验中学、齐齐哈尔57中、上海市爱国学校分别进行了实践经验交流。

实际操作培训采用互动式,同方知好乐教育研究院学科专家亲自指导参加培训的教师完成教学案例。教师们利用同方知好乐教育研究院研制开发的“新课程教学创新实践平台”,创作学案,初步尝试了网络学案教学、网上互动教学、分层作业指导、智能评测等创新型教学模式。

培训中,课题组专家与参加培训的教师共同探讨了利用“新课程教学创新实践平台”有效教学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利用“新课程教学创新实践平台”有效教学,一是实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并贯穿到课上课下;二是体现了教学内容多样化的原则,资源的多样性和层次的多样性能够促进分层教学;三是突出了主动探究、积极思维的教学原则,注重了教学的启发性;四是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原则,有利于实现教无定法,做到了因材施教。同方知好乐教育研究院研制开发的“新课程教学创新实践平台”,让教师们从教学理念上得到飞跃,使教与学的互动不流于形式,个性化的教学有了展现的空间。

(余茂淮 图文)

国家督学、课题负责人兰宏生做报告

教育技术学博士、同方知好乐教育研究院研究员袁华莉做报告

结业典礼上部分教师合影

余茂淮老师与北京市生物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80中生物特级教师林镜仁在会场合影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安徽省寿县第二中学
    备案信息: 皖ICP备19002653号-1
    地址:寿蔡路和滨湖大道交叉口西北角 邮编:232200
    校长邮箱:sxez@163.com 电话总机:0554-4022515

    皖公网安备 34042202000068号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