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二中 孙 孟
汽车缓缓开动,载着身背行李的我们,驶离了寿县,前往六朝古都南京。我们寿县二中的十名学生,加上一名老师,就踏进了南京这片土地。本来我是打算放假去我的父母那边也就是上海的,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很犹豫,母亲说:“去吧,去过过大学的生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我出发了。
一下车,就看见两个大学生举着牌子在挥手,简单地核对了之后,他们领着我们上了车。到了学校,在志愿者那里做了登记,然后,穿上发的营服,我们拍了集体照,一个个脸上无不洋溢着兴奋与激动。拖着长时间坐车后疲惫的身体,我们被领到寝室,但想直接倒在床上似乎并不容易,因为大学宿舍的床都是在上面的,而下面是做功课的桌子。光看到寝室的安排,我们便暗叹和高中大有不同,憧憬着和高中不一样的生活。
然而,刚到学校,紧凑的安排,我们并没有就此歇下。晚饭过后,我们便被领到神圣的教三—105教室,也自此,我们便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胡汉辉教授的到来颠覆了我们一直的以为。他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严肃,也没有我们想象得那般刻板。他慷慨激昂地描述着,只为教我们大学如何做梦。他说到,大学不是“修剪”学生的地方,它是一个让学生自己做梦并用一生去圆梦的地方,它是让学生自己培养价值观、责任感并自己创造未来的地方。乔布斯的广告:只有疯狂到以为自己能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是啊,没有雄心壮志,何来的创世伟业!建筑学的顶尖学生王溯,大二时便批老师肤浅、幼稚、保守、陈旧,研究生毕业后他又说:“放眼今日之中国,谈得上建筑家的只一个半人,半个是老师,而一个是自己。”于是,他获得了普利兹克奖,尽管他连东大的硕士学位都没有得到,只因他没有尊重老师。之后8年,他的工作便是拆房取瓦,未曾为家里挣过一分钱,于是,他建造了中国甚至世界上唯一的完全用旧瓦堆砌的博物馆。
大学,在我心里,曾是轻松而无味的,然而胡教授的一席话,却让我洗脑了。大学是人生重要的驿站,我们要在这里建立健全品格,做一个完整的人;大学是寻找梦想的地方,我们要在这里展开翅膀翱翔,去开拓属于自己的天空;大学是明确理想和责任的地方,我们为人处事,不为别的,只因我们有着这一份责任。有梦想,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被创造出来。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敢于实践,只有实践了,才有可能成功。人生不时地会面临选择,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才算做好了自己,也才不枉为自己。
宋宇波教授的信息安全论,指明了当今世界面临的一大重要问题:在黑客遍布的时代,信息安全成了我们首先要维护的东西。信息安全关乎一个国家的发展,能改变一场战争的结局,更甚至能影响人类的演变进程。如何维护自己的网络信息权益,充斥着我们的大脑。作为一个现代的青少年,我们学习网络,利用网络,更要维护网络。而对于现代的很多人,都有一个通病:喜欢把自己的一些网络信件的密码设成一些有特殊意义的数字,而这些密码,往往更容易被人窃取。我们应该脑洞大开,用智慧来保护自己。
听过贲德院士的讲座后,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伟人的艰辛。他提起自己的科研人生,没学过英语的他,因为工作而不得不接触英语,那怎么办呢?他并没有退缩。于是,不管是吃饭,休息,还是上厕所,他都抱着一本英语资料,就这样,终于在两个月后,他可以自己翻译,解除了工作障碍。和四个月两次手术六次化疗却依然坚持研究超声电机的赵淳生院士一样,贲德院士以及上面提到的胡汉辉教授都同样被病魔折磨着,但这都不是他们停滞不前的借口,他们的精神足够强大,以至于虽年迈却仍坚持工作,无所畏惧。
精彩的昆曲表演吸引了不爱戏剧的我,以及那位声称会睡着的孩子也对它赞不绝口;南京的古风古味没有随着时间的冲洗而丧失,相反,在文化的传承中,历久弥新。
东大的社团成员从不缺乏热情与毅力,他们不论是文化继承与发扬的汉服文化社团,还是跋山涉水只为捕捉一张照片的摄影社团,又或者是不辞辛劳的定向协会,更有那不怕苦不怕累到边远地区去支教的姐姐哥哥们。提到支教,我们不禁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张张渴望知识却坚强的笑脸,支教的老师去了,他们的希望与幸福也就去了,学长们提到,每每当他们要离开时,孩子们都会眼含热泪地拉着他们,难分难舍的离别情绪便都融化成一行行热泪:老师和孩子相拥而泣。
倡导“大道至简,大美天成”的严加安院士把艺术与科学共赏,他说到,艺术,就是把自己的感悟与别人分享,它来自于对美的追求。而科学,正是需要艺术化,需要创造者融入自己的激情,它们都共同有着普遍性与永恒性。尽管他在数学科学上的造诣极高,但他却有言:“人生不懂艺术欣赏,岂不枉来人间一场?”
是的, 科学需要艺术,人生也需要艺术,正如严院士所说的,艺术,来自对美的追求,人生,也只有艺术化了,才能有着不一样的美。
当夏令营活动面临尾声时,由东大志愿者们举办的联欢晚会要求每个班至少表演2个节目,于是,我就不幸地入了场。之所以用“不幸”这个词,不是说灾难降在我的头上,而是因为对于从来没有跳过舞的我来说,上台表演就等于是一场笑话。我是一个连在班里起来回答问题都甚至会腿抖的人,让我站在舞台上跳舞,我想都不敢想。于是,我向班主任表示拒绝,可是好脾气的班主任却耐心地劝我让我试一下,几番讨论过后我决定挑战一下自己。于是,我答应了。当真正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我的心是平静的,上台前的紧张被音乐驱散,我和那位蒙古女孩,跟着节奏舞动双臂和身体,音乐结束时,我跑下台,内心是前所未有的轻松与愉悦。这一次经历,我将永生难忘。
最后的班级分享会,我们踏进那个我们仅待过6天的教室,老师们简单的结束语,叙述了他们的感悟,也引起了我们的不舍。不知谁提来的一个蛋糕,期间过生日的同学一起吹灭了蜡烛,许了愿,但是蛋糕并没有进肚子,全被抹在了脸上,用照片记录下来,定格在那一刻。这一个分享会迟迟没有结束,我们都不愿踏出那一道门。最后,香港的同学4点的飞机,先离开,我们拥抱分别。一个个在明信片上留下名字,只为记录这一场相识,互相留下联系方式,感叹缘分妙不可言。
是运气让我来到东南大学,是缘分让我和来自五湖四海的你们相遇。没有共同的方言,我们可以一起说普通话;没有一样的衣服,我们可以一起穿营服;没有一致的步伐,我们携手走向前方。
这一次的夏令营活动,是我人生中一次宝贵的经历,它将陪伴着我,直到人生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