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入口|联系我们|加收藏|设为首页

高考小说人物形象专题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作者:govland   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16-03-17

 ——从手法中解读人物性格

谈培芳

教学构思:

人物性格分析历来是高考小说的重要考点。从小说的三要素的角度来看,它位列之首:从考试频率来看,它是逢考必有;从小说创作目的来看,它是重要媒介。正因为此,准确分析出人物性格,是一项必须具备的能力。人物在创造出来之时,都是运用各种手法参与。所以,我们借助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肯定能逆推出人物性格。

首先,我带领同学们解读大纲,确定目标和方向。同时又借助近五年的高考真题,让同学们从中领悟到人物形象常见的考题、考试对待形式以及分值安排。然后,我带领同学们从手法角度解析性格。那么,必然要先熟悉常见的手法有哪些。尤其是白描和细节,要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再次,我以《峡谷》为例,带领同学们尝试用手法来剖析性格。从而得出答题规范操作的思路。最后,用课时作业上的《离异》为训练点,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考纲解读,确定形象考点

常见刻画人物形象手法

从分析手法角度剖析人物特点

教学重点:

从分析手法角度剖析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课堂训练法

 

一、    导入方式

情境导入

考不考

二,2016普通高校考试大纲(新课标卷)

(选考内容)乙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2.鉴赏评价D

2欣赏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怎么考

三、真题展示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12

1、《马兰花》3)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2《塾师老汪》2)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2014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全国12

1、《古渡头》 (2)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2)

2、《鞋》 (3)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

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12

1、《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3)小说主人公马里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2、     《峡  谷》3)小说中的“骑手”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6

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

《马裤先生》 3)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1

《血的故事》 (3)“外省郞”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四、高考人物形象分析考点聚焦

高频考点人物形象的特点

考查形式和分值 以主观分析题为主,6分左右。

如何答

五、具体 方法

从塑造手法中解读人物性格 ;从故事情节中解读人物性格

从生活环境中解读人物性格 ;从人物关系中解读人物性格

从分析主题中解读人物性格

(本节课拟从手法这个角度入手)

六、温故常见手法

1、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

                             ——《林黛玉进贾府》

 

2、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水生的女人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3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倒气,高一声低一声******。
——《蒲柳人家》      

4、这时风大了些,他的船顺利地往前驶着。他只看了看鱼的前面一部分,他又有点希望了。
他想:不抱着希望真蠢。此外我还觉得这样做是一桩罪过,他想:别想罪过了吧。不想罪过,事情已经够多啦,何况我也不懂得这种事。

                              ——《老人与海》

 

 

 

5、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会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丕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技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祝福》

(白描手法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让被描写的对象既简洁明了,又鲜明生动,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和再创造空间。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渲染气氛、创造典型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7、常见手法汇总

 ⑴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外貌(肖像、神态、服饰等)描写  、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

⑵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环境的烘托、其他人物的对比衬托、别人的描述、作者的议论等.

3 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细致而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作特写式的描写。

4)白描手法: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纯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来表现性格、主题的描写。

七、教师范讲(从手法角度解析性格)

《峡谷》      阿城

 山被直着劈开,于是当中有七八里谷地。大约是那刀有些弯,结果谷地中央高出如许,愈近峡口,便愈低。

森森冷气漫出峡口,收掉一身粘汗,近着峡口,倒一株大树,连根拔起,似谷里出了什么不测之事,把大树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里。峡顶一线蓝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

峭壁上草木不甚生长,石头生铁般锈着。一块巨石和百十块斗大石头,昏死在峡壁根,一动不动。巨石上伏两只四脚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尔吐一下舌芯子,与石头们赛呆。

因有人在峡中走,壁上时时落下些许小石,声音左右荡着升上去。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

顺路上去,有三五人家在高处。临路立一幢石屋,门开着,却像睡觉的人。门口一幅布旗静静垂着。愈近人家,便有稀松的石板垫路。

中午的阳光慢慢挤进峡谷,阴气浮开,地气熏上来,石板有些颤。似乎有了噪音,细听却什么也不响。忍不住干咳一两声,总是自讨没趣。一世界都静着,不要谁来多舌。

走近了,方才辨出布旗上有个藏文字,布色已经晒退,字色也相去不远,随旗沉甸甸地垂着。

忽然峡谷中有一点异响,却不辨来源。往身后寻去,只见来路的峡口有一匹马负一条汉,直腿走来。那马腿移得极密,蹄子踏在土路上,闷闷响成一团。骑手侧着身,并不上下颠。

愈来愈近,一到上坡,马慢下来。骑手轻轻一夹,马上了石板,蹄铁连珠般脆响。马一耸一耸向上走,骑手就一坐一坐随它。蹄声在峡谷中回转,又响又高。那只鹰又出现了,慢慢移来移去。

骑手走过眼前,结结实实一脸黑肉,直鼻紧嘴,细眼高颧,眉睫似漆。皮袍裹在身上,胸微敞,露出油灰布衣。手隐在袖中,并不拽缰。藏靴上一层细土,脚尖直翘着。眼睛遇着了,脸一短,肉横着默默一笑,随即复原,似乎咔嚓一响。马直走上去,屁股锦缎一样闪着。

到了布旗下,骑手俯身移下马,将缰绳缚在门前木桩上。马平了脖子立着,甩一甩尾巴,曲一曲前蹄,倒换一下后腿。骑手望望门,那门不算大,骑手似乎比门宽着许多,可拐着腿,左右一晃,竟进去了。

屋里极暗,不辨大小。慢慢就看出有两张粗木桌子,三四把长凳,墙里一条木柜。木柜后面一个肥脸汉子,两眼陷进肉里,渗不出光,双肘支在柜上,似在瞌睡。骑手走近柜台,也不说话,只伸手从胸口掏进去,捉出几张纸币,撒在柜上。肥汉也不瞧那钱,转身进了里屋。少顷拿出一大木碗干肉,一副筷,放在骑手面前的木桌上,又回去舀来一碗酒,顺手把钱划到柜里。

骑手喝一口酒,用袖擦一下嘴。又摸出刀割肉,将肉丢进嘴里,脸上凸起,腮紧紧一缩,又紧紧一缩,就咽了。把帽摘了,放在桌上,一头鬈发沉甸甸慢慢松开。手掌在桌上划一划,就有嚓嚓的声音。手指扇一样散着,一般长短,并不拢,肥汉又端出一碗汤来,放在桌上冒气。

一刻功夫,一碗肉已不见。骑手将嘴啃进酒碗里,一仰头,喉节猛一缩,又缓缓移下来,并不出长气,就喝汤。一时满屋都是喉咙响。

不多时,骑手立起身,把帽捏在手里,脸上蒸出一团热气,向肥汉微微一咧嘴,晃出门外,肥汉梦一样呆着。

阳光已移出峡谷,风又窜来窜去。布旗上下扭着动。马鬃飘起来,马打了一串响鼻。

骑手戴上帽子,正一正,解下缰绳,马就踏起四蹄。骑手翻上去,紧一紧皮袍,用腿一夹,峡谷里响起一片脆响,不多时又闷闷响成一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耳朵一直支着,不信蹄声竟没有了,许久才辨出风声和布旗的响动。

3)小说中的“骑手”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6

?    外形上:有着质朴自然的力与美。相貌不凡,身体强壮,肌肉结实。

?    举止上:骑术高超而从容沉稳。一人一骑,独行于峡谷中,虽山路崎岖,却很沉稳

?    性情上:不拘生活小节,粗犷而有野性。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八、答题模式

个性特征( +身份特征)+举例说明(看题干要求与否)

    具体操作:XXX是一位什么样的(一般用形容词表示人性格特点,如:勤劳善良等)什么人(表示人物身份的,如:农民、工人等), 句式上,一般用判断句。 如有需要再结合原文解析说明。(一般6分题,分3点陈述)

 

 

 

九、当堂训练(见课时作业78页)

 

《离异》

王安忆

……

3  们下了课后,总不急着回家,而是拥在窗口,看小孩子吃饭。然后,慢慢地,我们便潜进去帮着分菜分饭。那位老师对我们的擅自插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然她不好派我们工,但我们的帮助很是有用,解决了她的困难。有一次,她主动从小孩子们的伙食中,取出一块面包让我们几个分食,表达对我们的感谢。于是,再渐渐地,我们得寸进尺地,开始给小孩子们喂饭。他们和我们显然要比和老师亲近,因我们没有老师的威仪,他们喊我们“大姐姐”,很依赖地望着我们,我们给这一个喂饭时,那一个还流露出妒意。所以,我们很忙乎,往往耽误了自己回家吃饭。 我们喂饭最多的是一名女生。她个子挺高,比同龄的男孩子几乎高出一头,皮肤特别白皙,长脸,尖下巴,短发,她显得有些大,属于那种从小就有淑女风范的女生她吃饭最慢,而且勉强,就好像没有什么食欲似的,总也不能将她的那份吃完。给她喂饭也很困难,倒不是说她不听话,相反,她很合作,一勺饭送过去,她极力张大了嘴含进去,然后开始咀嚼。她咀嚼的过程很长,中途几次下咽,都难以完成。最后几乎是直着脖子将这一口东西吞下去,看了也叫人不忍。有几次我们没了耐心,放下她,照顾另一些孩子,这时候我们看见她的眼光,她用祈求的目光看着我们,我们才知道她格外地需要我们。

4 在这漫长的喂饭过程中,我们会问她一些问题,她显然是想留住我们,生怕我们丢弃她,就很积极地回答我们。她说话的声音尖而细,就像唱歌的人用的假声,并且很急骤,有一点类似聋子听不见自己声音的说话,无法调节音高与频率。从此来看,她大约是很少开口说话、与人打交道的。本来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闲话,和一个小孩子,能有什么话题呢?可是不曾想,事情竟变得严肃了。好像是问到她的妈妈,她的回答忽然令人费解起来,似乎是,妈妈走了。走呢,也不是一般地走,中间还夹杂着一些内容:她夜里被吵醒,有一具烟灰缸敲碎了另一件什么东西;还有一日,一名什么亲戚上门;再有,谁的哭泣。 最终,有一日,她从幼儿园回家,那时,她在幼儿园的大班,路上,父亲对她说,妈妈走了。她说着这些的时候,嘴里始终含了一口饭,她几乎是带了一种急切的心情,尖着声音快快地说。当我们劝她慢些说时,或者咽下饭再说,她并不听,依然径直地说下去。然后,就有很细的泪珠沿着她秀气挺直的鼻梁,缓缓地流下来。饭已经全冷了,时间也不允许了,老师过来收走了碗碟,我们为她担心,下午要饿怎么办?她说不要紧,她有饼干,说着就从书包里掏出一个铝制饭盒,给我们看。饭盒上箍了牛皮筋,里边整齐地放了苏打饼干,满满一盒。她说是她父亲替她放的,我们看见了一双父亲的细心的手。她盖好饭盒,重新箍好,放回书包,走出了教室。那位老师对我们说:“你们不要问她太多,她的妈妈和爸爸离婚了。”“为什么呢?”我们问。老师嗫嚅了几句,到底也没说出什么来,只是又叮嘱一句:“不要再问了。”

6、过了几日,是一个周末,下午没课,吃过午饭,家长们便将孩子接走了。于是,我们看见了她的父亲,一个也是苍白的、斯文的、忧郁的男人,没有一点笑容,却是温柔地将女儿抱到自行车后架上坐好,然后自己从前边跨过横梁,坐上车垫,骑走了。
 
(摘自《放大的时间》,略有删改)

3)小说中父母离异的女生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外形:有淑女风范,个子高,皮肤白,长脸,尖下巴,短发;

言谈举止:不常于与人交谈,声音尖细且急骤,咀嚼时间长;

内心:痛苦又很孤独,格外地需要“我们”。


 

十、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是针对小说阅读中,人物形象考不考,怎么考,并尝试从手法角度来剖析,完成如何答这个命题。当然,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单独只是从手法角度分析是不完整,我们还要从情节、环境、主题以及人物间的关系,这几个侧面入手。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和大家一起从其它几个侧面来探讨人物性格。

十一、布置作业

整理笔记

完成《核按钮》“对点攻关”(75页)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安徽省寿县第二中学
    备案信息: 皖ICP备19002653号-1
    地址:寿蔡路和滨湖大道交叉口西北角 邮编:232200
    校长邮箱:sxez@163.com 电话总机:0554-4022515

    皖公网安备 34042202000068号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