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入口|联系我们|加收藏|设为首页

立足课改 注重特色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浏览次数:作者:system   来源:,gùz?S O发布时间:2010-04-21

(2010年3月19日在六安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上交流)

寿县二中  李传同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在这春意盎然、含辛耕耘的季节里,我们相聚在这里,一起探讨牵动千家万户的教育话题,倍感欣慰。非常感谢市教育局的厚爱,让我能有机会把寿县二中近年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向各位汇报。

作为一所高中,高考升学率及本科亮点依然是学校最精美的名片,也是一所高中办学水平的反光镜,能反映出一所学校对接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综合实力。2009年,寿县二中在高考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高考升学率继续保持上扬势头,本科达线468人,应届生本科达线人数比上年增长33人,连续四年获得六安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称号。回顾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做法是,“强化五种意识、抓实四大支点、营造三种氛围、实施两个工程”,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一、强化五种意识,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上水平

1.课改意识。新课程改革为每一个学校搭建了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学的平台,也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了施展才智、发掘潜能的机遇。面对新课程,我们坚持继承创新,既大力弘扬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学原则,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等;又直面三维目标,要求教师必须牢固树立课改意识,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变接受性教学、认知性教学、决定性教学为探究性教学、体验性教学、交往性教学,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学习方式。

2.责任意识。教育从大处讲承载着提高国民素质、复兴中华民族的重任,从小处讲是对学生个人的发展、未来幸福负责。面对社会的期待、家长的嘱托、学生的期盼,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如天,使命如山,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树立责任意识,做一个情系教育的开拓者。为此学校始终做到理解教师的需求、尊重教师的选择、关心教师的冷暖,以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唤醒教师的从业责任感,使教师以无限的激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之中。

3.危机意识。建设好一所学校,既要立足现实,又要放眼未来;既要埋头苦干,又要抬头看路。尽管我校近几年高考成绩持续上升,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居安思危一直是我们前进道路中坚持的一个理念。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周边的省市级示范高中发展越来越快,民办高中的能量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源压力越来越大,强烈的危机意识始终萦绕在我们的心田。作为一所首批升格的市级示范高中,我们一直在探究如何破解发展难题,突破空间制约,向省级示范高中目标挺进,使前进更有方向、工作更有动力、投入更有激情。

4. 生命意识。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对接,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终身幸福奠基。我们始终让教师深知每个学生都是成长中的小树,青葱可爱又枝丫横出,他们渴望阳光、雨露与空气的滋润,因此教师的胸中要有“生命”,要有爱心、童心与平等心,善待每一个学生的优点或缺点,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把握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尤其要认真研究新课程与新课标,善于设计有趣味性、启发性、艺术性的学习情境,使课堂充满审美的体验、心灵的感悟、智慧的碰撞,做一个关爱学生的哺育者。

5.学习意识。近几年,我们主动访高门,不断加强与兄弟学校的横向联系,组织一线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不仅走访了本市内的六安一中、六安二中、舒城中学、霍山中学、霍邱二中、毛坦厂中学、新安中学、城南中学等省级示范高中,还跨市出省,开拓教师视野,获取超前信息,内化先进经验。大江南北都留有教师探寻教育真谛的足迹,留有教师获取高考真经的身影。

二、抓实四大支点,促进教育教学质量跨大步

1. 在领导班子建设上崇尚德才兼备,实施精细化管理。我们在充分掌握本校的人才结构基础上,唯才是举,知人善任,对班子成员根据各人专长,灵活分工,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管理高效。在教学管理上,我们实行“教学、政工、后勤”三线管理模式,在纵向上实行“线长”负责制,在横向上实行“年级组长”负责制,做到权、职、责、利分明,避免了管理中出现漏洞。在安全管理上,我们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学校班子成员分流到年级组蹲点,指导各年级组开展安全教育工作,严防出现安全事故。

2.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注重专业成长,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我们针对青年教师认真实施了“青蓝工程”,让参加工作未满三年的青年教师自主设计“自我成长方案”,内容包括自身优势分析、个人发展目标、实现目标的措施及需要学校提供的帮助等,组织一些经验丰富、待人热忱、年富力强的教师组成导师团,一对一、手牵手地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活动,让青年教师迅速感悟出为人师表的真谛,促进青年教师成熟起来。针对骨干教师,我们推行了名师工程,给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创机会、压担子,激发骨干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需”,让他们成长为名师。

3.在课堂教学上发挥集体智慧,向环节管理要质量。在备课环节上,我们通过集体备课方式,取长补短,互帮互学,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难题,分享教学中的各种体验和感受。做到“备课时间、备课地点、备考组长”三固定,同科“教学内容、教学资料、教学进度、教学策略、教学检测”五统一。在教学评价环节上,我们已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检测系统和评价系统,在“备、教、批、辅、练、考、评”等主要环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优秀案例评讲、同课异构、听评课、说课、测试卷命题研讨等形式,使好的教学经验和模式得以推广,教师业务素质不断提高。

4.在教育科研上倡导课题研究,形成富有特色的学科教学模式。我们十分重视新课程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力求把新课程中的问题整合成课题加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学校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教研课题达20项;借助课题研究,学校在理科教学中形成了问题教学法——“质疑、思考、探究、交流”;在英语教学中形成了任务型教学与阅读型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形成了生活语文、生态课堂、五字教学法;化学科形成了程序性教学、历史科形成了愉快教学、地理科形成了动态教学、生物科形成了有效教学等模式,得到了学生们一致好评。

三、营造三种氛围,追求学校管理方式高品位

1.构建和谐的人际氛围,增强学校发展的凝聚力。良好的校园人际氛围是一部立体的、无声的教科书,它能潜移默化地对师生进行熏陶和塑造,具有强大的精神引领作用。在我校,领导与教工的关系是等距离的事业伙伴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是近距离的合作搭档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是远距离的君子之交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零距离的人格平等、互学共进的关系。我们还大力提倡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不挖苦、不轻视、不放任、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

2.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彰显以德立校的治校理念。没有无教育的教学,也没有无教学的教育。我们改革传统的德育方法,创建面向生活的德育模式,把德育主体置于生活,使德育内容融入生活,更多地关注师生的生存、生活方式,让广大师生在现实生活中体味道德、实践道德,进而达到思想认识上的升华。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健全德育工作队伍,突出全员性;加强师德修养,突出示范性;注重学校基础教育活动,突出常规性;注意养成教育,突出针对性;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突出渗透性;注重专题教育,突出层次性;注重时事教育,突出时效性;注重社区教育,突出实践性。

3. 依托健康的文化氛围,凸现核心价值的浸润作用。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实施价值引领,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是新世纪学校教育的重任。为此,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军训、升国旗、高唱革命歌曲、走进社区、法制报告、青年志愿者、爱国主义读书与影视片欣赏、演讲比赛、拒绝网吧、文娱体育竞赛、诚信考试、学生结对帮困助学、献爱心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如我们倡导每个青年学生要处理好“十大关系”,把握好“十个关键”,均取得明显而又持久的教育效果。

四、实施两个工程,确保学校高考成果出亮点

1.实施“因材施教”工程。面对参差不齐的高三毕业班学生,我们破除以分数高低与学生好坏简单划等号的潜在意识,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采用不同形式的分层教学,大力实施因材施教,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形成整体刻苦学习的良好学风。学校要求将所有学生有针对地分布在一本、二本、三本、高职专科四类临界点上,让他们找到切合自己实际的奋斗目标;要求每班的任课老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有区分度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给每个学生确立一个“跳起来,够得着”的目标,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发挥。学校还要求高三年级组结合每次月考,组织召开由任课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的座谈会,就学习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及学习方法,师生之间面对面地进行交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我们根据学生意愿,设置了美术班、音乐班、体育班,由专任老师按固定的课程计划精心组织教学,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特长,给文化课成绩相对较差而又具有艺术潜质的学生创造了升入高校深造的机会。

2.实施“有效教学”工程。什么是有效教学,怎样的教学才有效?这是我们一直思考和探寻的课题。我们认为有三个方面的研究:即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研究,因为教材、教法、学生这三个系统有内在的规律和外在的联系。在教材研究上,我们主要是坚持集体备课,将重点放在对教材的解读上:一是还原教材本意,二是在还原的基础上怀疑、质疑、引申、联系,三是倡导个性解读,突出个人及学科特色;在教法研究上,坚信教有法、无定法、贵在得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在学生研究上,重点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找准每一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分类要求、分类指导。

在此基础上,做到“七个突出”:

一是突出抓好对《考纲》及《考试说明》的研究,在《考纲》和《考试说明》的指导下进行有效复习。明确知识点的变化,删去的坚决不讲、增加的高度关注,明确样题的变化,明确《考纲》、教材、资料的联系。

二是突出抓好对各类临界生的保苗工作,特别对艺体类专业课达线生单独开班,确保文化课过线。

三是突出发挥学科组长的引领作用,学科教师的主导作用,毕业班教师的团队作用,年级组的协调作用和学科组教导处的指导作用。用资料不依赖资料、引进试卷不照搬试卷,就我们的学生基础,越到后期越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是突出月考的诊断和检测作用。严格监考、及时阅卷、认真评讲,倡导“考后100分”。

五是突出“中等战略”,抓中等生做中档题。大胆提出“让70%的学生花70%的时间做70%的试题”。低起点、小步子,每天进步一点点,做天天有进步的人,让多数学生能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愉悦。

六是突出三苦精神,毕业班领导组苦抓、毕业班教师苦教、毕业班学生苦学,笨鸟先飞、凡人先行、人一我十,终结硕果。

七是突出对高考成果的奖励,尊重教师的劳动,重奖有功之臣。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尽管我们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升学层次不高、绝对数不多、亮点不耀眼,与兄弟学校相比差距甚远。在全县、全市优质教育的份额中,寿县二中还只是很少的一小部分,今后的路还很长。

    2009年8月,县委、县政府作出决定:寿县二中与新城高中合并,依托原新城高中筹建新二中,新校区占地200亩,办学规模100个教学班、6000名学生。新校区将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使之达到省级示范高中的标准。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寿县二中460名教职工将在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办学目标的征途上不断向前迈进!

谢谢大家!

注:此材料2010年3月19日在六安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上交流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安徽省寿县第二中学
    备案信息: 皖ICP备19002653号-1
    地址:寿蔡路和滨湖大道交叉口西北角 邮编:232200
    校长邮箱:sxez@163.com 电话总机:0554-4022515

    皖公网安备 34042202000068号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